港人見證國家教育巨變:十年一個臺階,感受整個國家磅礴向上的動力

blog

港人見證國家教育巨變:十年一個臺階,感受整個國家磅礴向上的動力

說到國家的基礎教育發展,有這麼一批香港人感受最深。從興建學校到師資培養,再到對孤兒群體的關懷,他們用源源不斷的愛心在參與建設的同時,也見證著國家近十年的經濟騰飛與鄉村教育改革的枝繁葉茂。來看二十大系列報導之“你所不知道的香港”。

“一路向北”赤子心:港人見證國家教育巨變

 

二十幾年前,香港有一批有心人在交通不便的條件下,深入到內地的偏遠地區,為“希望工程”步行籌款,改善中國內地山區兒童的學習環境。

近十年內,內地鄉村教育脫貧的步伐不斷推進,教育環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還是那一批有心人,他們的資助從改善硬體設施轉向山區兒童的全方位發展,時代在變,但他們牽掛國家基礎教育的赤子情懷始終未變。

一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一場浩蕩的貧困地區教育改革願景,讓“希望工程”四個字深入人心。

 

內地山區孩子沒錢上學,對於90年代經濟發達且尚未回歸的香港來說本如此遙遠,而隨著反映“希望工程”的電影與相關報導在港傳播,本著希望對內地多一份瞭解與愛國之心,香港市民眼見山區學子求知若渴卻苦無學費,自1992年竟掀起了一陣捐款熱潮。

 

“苗圃行動”創辦人之一及董事局主席 蔡兆明:

全香港都知道,也因為1997年回歸臨近,大家也想多瞭解內地,92年、93年、94年這段時間,所有香港的助學團體一間成立完又一間成立,我估計都有幾十間。

1992年成立的香港慈善組織“苗圃行動”,集聚了香港各行各業的義工,他們懷揣著對國家的一份愛,自願北上,用雙腳丈量助學的道路。“苗圃行動”創辦人之一蔡兆明回憶起自己北上的經歷,行路上廣州,助學長征,茶馬古道助學行。香港“苗圃行動”一路走來雖默默無聞,但他們30年間對各地的資助總金額零零總總加在一起已超過7億港元。

 

 

“苗圃行動”創辦人之一及董事局主席 蔡兆明:

我們一路上去,經過大理昆明,到了香格里拉,拐過玉龍雪山,去各足翁卡,再前往西藏拉薩,走了四個多月,四五千公里,但都不算最長的。

港人見證國家全面脫貧 基礎教育日趨成熟

時光荏苒,隨著近十年國家經濟起飛,“希望工程”到建設教育強國,2021年中國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4%,內地的教育改革已逐步落實日趨完善。如今不少人感歎農村的教育基礎設施已和城市沒有太大差別,而來自香港的志願者們更是親眼見證了國家農村教育天翻地覆的轉變,明亮的教室與健全的配套教育資源正讓更多孩童走出山區。

 

 

“苗圃行動”創辦人之一及董事局主席 蔡兆明:

農村有錢了,再加上中央向下撥款,每一年省級、市級的錢,中央的錢撥下去,農村教育不就翻天覆地了嗎?幾十年過去了之後,我看到國家原來對教育有大政策,十年一個臺階,十年一個臺階,我們看到了一路的改變。

香港前警司:為國家發展日新月異感到驕傲

 

幾乎在同一年,香港員警群體也懷著一腔愛國情懷,第一次踏上祖國北方的土地。當年香港警隊仍在港英政府A管轄下,即便如此仍有一批警隊成員自費前往內地,投身到助學洪流中。

退休已有10年的香港前警司劉達強回憶起1992年的助學往事,他認為最幸運的就是自己能親身前往,從廣州到寧夏、陝西再到河南,他們6人用35天的行程,為內地籌得120萬港元。

而最近十年內地的發展與大灣區的建設更讓他看到香港的未來將與內地緊密相連,創造新的奇跡。

 

香港前警司 劉達強:

我們若能夠多回內地,就會看到內地每五年的改變。現在,看看我們大灣區的進展,我們的高鐵,我們的鐵路和高速公路,那種磅礴而生的動力釋放了人民的力量。我作為香港長大的人,看到這種磅礴的力量,我們扶他一把,他們回報給香港。當時獻心的人是湧泉以報,不單是自己可以脫貧,而且見到什麼,見到整個國家磅礴向上的動力。

 

國家鄉村教育如今已實現質的飛躍,但改革仍未止步,蔡兆明、劉達強等一批香港熱心人士與內地的互動也一如既往。“苗圃行動”近年將更多教育資助投放在一帶一路沿途地區,以另一種形式為國家政策助力。

而看著當年播撒下的希望種子如今已然枝繁葉茂,劉達強希望未來香港能緊跟內地發展步伐,讓兩地年輕人加強交流,讓香港新一代就如同他們當年一般參與到國家建設中。畢竟唯有踏上熱土,才能讓希望之花綻放。

 

來源:鳳凰衛視王雨婷 香港報導

 

 

社交分享 :


搜索文章

最新消息